就业市场冲出职校生“黑马”,就业率在0%以上

日期:2023-07-11 18:08:36 / 人气:494

企业排队抢学校的人...在大学毕业生还在为就业头疼的时候,职校生已经成为人才市场的一匹黑马,欢迎企业来抢。去年5月,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10年来,中等职业学校(含继续教育)就业率保持在96%以上,高等职业学校就业率在91%以上,高于普通高校平均水平。在现代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,新增一线从业人员70%以上是职校生。当“吃饭选专业”的观点引发网络热议时,职校生似乎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。被外界忽略的不仅仅是就业率,还有职校生选择的另一条人生道路。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,职业学校创造了一块香饽饽。中考是学历教育的第一个分水岭。作为9年义务教育的考核环节,中考后的职业教育被分流,让一部分人进入普通高中升学的路径,而另一部分普通中考不及格的人则进入职业教育轨道,上中等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。高考结束后,有人因为分数低于本科线而进入高职,构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职业教育生态。略有不同的是,在高考毕业生还在为如何填报志愿、选择专业而发愁的时候,刚满18岁的中职毕业生已经完成实习,正面临着与高职毕业生、大学毕业生一起求职的新阶段。在就业市场上,中职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共同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“职校生”,但他们也承受着社会的一些负面印象。在以分数为统一标准的入学制度中,中考时考不上普通高中,高考落榜的毕业生通常被视为“被入学制度筛掉的人”,甚至有家长用“考不上高中(大学)就没有工作”的说法来教育孩子重视考试。但如今,在人才市场上,职校生成了烫手山芋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前100个职业中,有41个属于制造业和相关人员,包括汽车生产线操作员、车工和焊工。还有23名专业技术人员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,到2025年,中国制造业将面临3000万的人才缺口。在湖北某高职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艾米告诉研究所,她所在的智能制造学院有八个专业,涉及机械制造、冶金、工业机器人,其中机电一体化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,就业率超过90%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本土制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。据京哲学院介绍,由于一线工人和相关技术岗位持续短缺,近年来,不少企业、工厂选择与学校合作开办“订单班”、“冠名班”,职校生往往在入学那一刻就被企业“盯上”。在广东佛山,当地企业从2018年开始与佛山技师学院合作,双方共同制定培训内容,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;另一方面,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任务,企业提供相应的典型零件图纸和技术要求,装备制造部门安排大城市的工匠和全国技术能手参加岗前培训。在湖北武汉,一些企业为了与高校精准对接,直接将工厂使用的设备搬到学校实验室,让学生直接动手实践,毕业后就业。“不过职业学校也分369之类的。此前有媒体报道,一些学校会以毕业证书为条件,把应届毕业生作为廉价劳动力送到工厂培训,每天工作12小时加两班倒,没有完成培训就拿不到毕业证书。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培训不会要求上夜班。转正的时候我同意和企业签约,不同意可以直接离职。”“黑马”的关注虽然企业对职校生趋之若鹜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进入工厂、工地、车间不感兴趣。2021年,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向全国各地的高职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,以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。调查数据显示,63.97%的受访高职学生毕业后不会选择进入一线基层岗位,只有32.8%的受访高职学生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毕业后会选择电工、电焊工等实体经济岗位。在之前的文章《一线采访:工厂不再年轻》中,惊蛰研究院也提到,现在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是普遍现象。究其原因,既有企业内部的问题,也有社会层面的就业环境问题。“年轻人不愿意进厂的现象很早就出现了。”在一家中国500强制造企业有着20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郭伟告诉惊吓学院。“在北上广送外卖、快递,一个月能赚一两万。谁愿意像我这样天天在高温厂里炼钢?”据郭伟介绍,他所在的公司与当地职业学校建立了合作项目,确保职业学校学生从上课、实习到工作的精准人才培养,但留住人成了企业最大的难题。“在最近20年里,互联网公司创造了大量高薪工作,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。而传统制造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无法满足年轻人对职业的期望,导致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。”职校生毕业前一般需要去工厂培训半年左右。在此期间,企业会指派一名“师傅”教授他们一线工作经验,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技术要领和操作技能。培训期间,企业也会发一部分工资,但金额不高。据郭伟介绍,“一般培训能拿到2000多元。除了不上夜班,其余的工作和正式工没什么区别,很多年轻人会发现钱太少。人在KTV或者奶茶店工作可能能拿到4000左右,但是也可以吹空调。所以在这里完成培训拿到毕业证就离职也是很常见的。”“其实转正后,因为工作时间变长了,总体收入还可以。”郭伟补充道,“一线技术工人经常要一天工作12个小时,一个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,包括加班费。也许没有去大型电子厂那么多,但是攒点钱没问题。唯一的限制是职业发展相对有限。”May表示,职校生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清晰,但也面临着较低的晋升天花板。“培训结束进厂后,一般有两条发展路线:要么走技术路线,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晋升为技术工程师;要么走管理路线,从一线生产到项目调度、生产管理等管理岗位。技术工程师、总经理级别的,年收入也能有十几二十万。”“但能不能升职,不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。传统实体企业的部门和岗位相对固定。很多人在一个位置上呆了十几年,上面的老领导不退休,下面的人没有晋升机会。当有晋升机会时,我们还会考察资历和其他能力。”郭为说。职校生也有自己的“袍子”。前不久,“孔乙己的罩袍”引发了一场关于“教育难”的社会讨论。职校生在求职时会比较现实,但难免会穿上自己的长衫。近日,微博发起的一项“当代年轻人就业注意什么”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,在受访的近万名应届毕业生中,61.6%的人会考虑网络名人直播等新职业,只有38.4%的人选择完全不考虑。“有太多年轻人渴望并相信一夜暴富。”郭为说,“当初是互联网造富神话。马云创业成功后,也可以做一个坐在前台的副总裁。现在是带货直播,网络名人的时候,感觉人都是靠说话轻松致富的,却不知道真正赚钱的人也就那么几个。年轻人着魔了。你说谁会认真找工作学技术?”在一所高级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的刘鑫告诉研究所,虽然职业学校不再教授过多的基础学科知识,但职业技术学习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“比如现在很多工厂都需要数控车工,从初级工到高级工,至少需要4、5年的时间,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在3年内拿到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,难度不亚于学习高中课本,通过考试。所以之前有专家说过,有些技能越早学会越好。比如你去高职阶段学点技能,还不如中职生高。”此外,仅仅掌握单一工种的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,多工种技术的学习不仅需要较长的学习年限,还需要掌握工作技能,积累实际操作经验,这也是为什么职校生毕业时必须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岗位培训。郭为说,“培训不是审判,而是老师的体验。很多东西在学校学不到,只能手把手教。这也是传统制造业的一大特点。”对于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,May认为“现在的工作大多是为生活提供保障,很少有人通过生活来实现自己的理想。毕竟只有解决了温饱,才能解决一切。”她还提到,在过去,当工人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时,人们觉得成为工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。但随着产业多元化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收入水平造就了一个新的“阶层”,于是大家都把读书作为跨阶层的重要手段,这就导致了学历的贬值。从回归生活的角度来说,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未必意味着生活没有希望。“我们厂新人刚开始可能只有4000块钱,但是过几年就升为熟练工了,一个月也能有五六千元。租房吃饭一个月要两三千,平均房价7000左右。四五年的首付就出来了。平淡的生活可能没有大城市刺激,但也是很多普通人能接受的生活方式。”郭为说。从毕业生求职问题到企业招人、留人的人力资源挑战,现在的就业市场反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供求关系。就像过去30年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变化一样,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工作岗位和人才都有影响,也影响人们对职业发展方向的规划。中国作为转型中的制造业大国,未来会有一个职业工人的“晋升”时刻。对于非职校生来说,在经济结构转型、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,与其待在象牙塔里等待机会,不如早点进入社会,积累工作经验,或许更符合当下的环境。不管学历如何,每个面临职业选择的人都应该认清现实。从生活的角度来说,“吃饱饭”是生活的前提,所以脱下“长衫”找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“裸奔”的理想,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。相反,在有限的时间里积累经验和体会,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,才是生活的本质。*文中五月、郭为、刘鑫均为化名。

作者:天美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天美娱乐 版权所有